
中式居所之韻,非獨在雕梁畫棟,更在器物陳設間的呼吸吐納。六般清供,恰似水墨長卷里的點睛之筆,讓空間流轉(zhuǎn)出千年文脈的詩意棲居。
【平頭案:一堂端方】
取法古建筑大木梁架的平頭案,恰似文人挺直的脊梁。案面平直如鏡,四足內(nèi)收似謙謙君子,擋板雕刻暗藏乾坤。置于廳堂中軸,青瓷冰裂紋瓶插幾枝疏梅,便定格了宋人畫意的空靈。玄關(guān)處設案,置迎客松盆景,歸家時松針簌簌,恍聞山嵐穿林。

【屏風:煙霞流動】
屏風之妙,在于"隔而未隔,界而未界"。曲屏似美人半掩琵琶,座屏如將軍橫刀立馬,掛屏若云靄懸于天際。春日在屏風前供白瓷膽瓶,插幾枝帶雨海棠;秋夜于屏后燃沉水香,看月移花影,恍入漢宮深院。小戶人家以屏風作軟隔斷,客來推屏見山水,轉(zhuǎn)身入得溫柔鄉(xiāng)。
【花幾:移花接木】
香幾如花枝般裊娜,三彎腿足踏云追月,托泥座穩(wěn)如磐石。花幾則更添幾分憨態(tài),或方或圓,宜供佛手垂露,宜置菖蒲臨石。樓梯轉(zhuǎn)角處設低幾,擺太湖石配水仙,客人拾級而上,忽見寒香撲鼻;茶室窗邊設高幾,懸崖式盆景斜探窗外,恍與流云共舞。
【博古架:格物致知】
多寶格如玲瓏塔陣,虛實相生間藏著主人的半部家藏。左側(cè)擱紫銅爐生綠銹,右側(cè)擺鈞窯盞泛紅斑,上層懸玉磬下接犀角杯??繅υO架,前擺青花大缸養(yǎng)睡蓮,后藏宣德爐飄檀香,轉(zhuǎn)身見架上葫蘆垂瓔珞,方知什么是"移步換景"。
【圈椅:坐忘天地】
圈椅之態(tài),恰似未寫完的草書"永"字。扶手如太極云手,座面似滿月當空,靠背板雕如意紋,暗合"天人合一"之道。明式圈椅配紫檀小幾,可讀《長物志》;現(xiàn)代混搭空間里,圈椅旁設落地燈,翻幾頁《陶庵夢憶》,恍見張岱披發(fā)搖扇而來。

【架格:腹有詩書】
直欞架格似竹簡垂露,萬卷詩書藏其后。下層列《四庫全書》,中層陳文徵明手札,上層供龍泉青瓷。晨昏開合間,木軸轉(zhuǎn)動如古琴撥弦。
現(xiàn)代書房以架格作背景,置白石老人水墨立軸,下方擺汝窯天青筆洗,讓墨香與木香在架上纏綿。
此六器,非木石之軀,乃文脈之骨。陳設時當以"疏可走馬,密不透風"為要旨,或取"雨打芭蕉"之景,或造"雪夜訪戴"之境。
中式家居之真意,不在器物堆砌,而在讓每件器物都能與空間對話,與主人共情,在時光流轉(zhuǎn)中釀出醉人的東方意境。